中国平头网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真实email注册
搜索
查看: 4877|回复: 0

[转帖]剃头匠管康森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07-9-14 15:04:0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[upload=jpg,20070716140934.jpg]UploadFile/2007-9/20079141534152209.jpg[/upload] 善福堂旁边有棵大树,借着树荫的庇护,剃头匠管康森的露天剃头铺显得不那么热了。除了那一方寸的阴凉,旁边的三水泾下的那一汪子水,也给这闷热的夏天增添了不少的凉意。管师傅的剃头摊特别简单,一椅,一镜,一煤炉,一小三轮车外加一些简单的理发工具,都是些上年头的木质行当,他的行头仿佛是电影里的某个镜头。 路桥在发展,一起发展起来的还有到处生机蓬勃的理发场所,这些地方不但环境舒适,而且花样齐全,我甚至有些疑惑,这些没有什么竞争力的露天理发店应该退出历史舞台,成为时代的绝响才对。不是嘛,类似管师傅这样的剃头匠依然古板:永远理那种过时的发型,永远用那套老旧的工具,永远把摊子摆在一棵大树下,永远收那么点可怜的理发费。带着疑惑甚至是同情,我和管师傅攀谈起来。 管师傅是路桥街道人,从16岁跟着一理发师傅学习剃头算起,已经剃了40多年。据管师傅讲,他以前是在老马路桥头开着剃头铺子,后来老街重建,他也被迫转移了阵地,在这善福堂的老树下安了新家。管师傅的这套剃头行头,除了一样剃头工具是电动的之外,其余的都有些年头了。管师傅都跟它们相处出了感情,它们跟管师傅剃头的历史一样长久,见证着管师傅的一生。 管师傅经营这个简陋的铺子颇不容易。每天早上六点,他就要骑着小三轮车,驮着他的“家什”,赶到这边来。这一趟路,前后要花去20多分钟。然后就是抓紧时间点燃煤炉,把开水烧起来。水是从善福堂里面提出来的,所需的电也是从善福堂里面接出来的。为此,管师傅一个月要付给善福堂15元的费用。除了这笔支出,管师傅每天还要烧掉两三个的煤球。管师傅一天能接十多个生意,除了零零碎碎的支出,收入也还能接济生活。 今天的生意还不错。记者在管师傅的剃头摊前待了半天,管师傅一直忙碌着。来管师傅这里剃头的主要是七八十岁的老人,也包括两三岁的小孩。现在剃头是4元钱,服务的范围包括剃头、刮胡须、剔除鼻毛和掏耳朵。管师傅记得他刚入行那会儿,剃头收费是小孩8分,大人1角。旁边的阿婆插了一句,那时钱好用,猪肉是6角5分一斤,现在是12元一斤。管师傅不吭声了,他好象话一直都不多,只是用心地给顾客洗头剃头。管师傅用的是一块常见的洗衣服的肥皂,上面沾满了零碎的发屑,很腻的感觉。 来了一个70多岁的老阿公,带着3岁的小外孙。阿公剃头的时候,小外孙赖在地上一直哭个不停,旁边的人都帮着劝小孩,他反倒哭得更凶了。阿公没了心情,就匆匆带着小外孙走了。又来了一对老夫妻,阿公躺在那里剃头,雪白的头发不停地洒落在地面上。阿公始终闭着眼,一副很享受的样子。而阿婆却拉着记者,要和我聊天。阿婆说自己住在卖芝桥那边,原来是给老街居民倒马桶的,倒了近三十年的马桶后,又扫了十几年的地。如今老了,也没能享受到什么天伦之乐。5个孩子全都下岗了,只有一个孩子夜里摆个小摊卖点宵夜。阿婆的话,听得人心里酸酸的。 告别管师傅和他的理发摊时,他依然默默地替别人剃头,刮胡须,掏耳朵。一如桥下面的那汪水,流淌了那么多年,依然静静地流淌着。

[转帖]剃头匠管康森

[转帖]剃头匠管康森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真实email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中国平头网论坛

GMT+8, 2025-2-23 01:18 , Processed in 0.142223 second(s), 16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