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平头网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真实email注册
搜索
查看: 4782|回复: 0

百年老墟的乡村理发店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08-6-5 15:08:0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新华网广州11月22日电(谢富瑞)在江门市崖门镇横水旧墟,有一间近百年历史的理发店。尽管这间理发店没有招牌,设备也很陈旧,但每日都是“宾客盈门”。近百年来,理发师傅们坚守着这间百年老店,现在他们大部分相继离去,只有82岁的光伯坚守着,忙在其中,乐在其中。
    探访百年理发店
    据《江门日报》报道,近日一大早,记者探访了这间百年老店。来到横水旧墟,沿着陈旧的水泥路向小巷深处走去,感觉十分幽静,给人一种巷深隔世的宁静。横水旧墟两边都是破落的旧店铺,一些旧店铺的招牌字迹早已模糊不清。虽然店铺周围长满了野草,但足见昔日的繁荣,据老人介绍,横水旧墟有100多年的历史,在解放前十分繁荣,每月尾数为1、4、7的日子,附近村庄的村民都过来赶集。解放后,横水旧墟慢慢荒废,现在只有一间百年理发店和一间20多年的茶馆。
    在小巷深处大约100米处,记者见到了这间不起眼的百年理发店,它是一间宽敞的三进大屋,屋顶约10米高,屋子中间放着一张古老褪色的近百年历史的理发靠背椅,靠背椅对面是一面不很明亮的挂镜,挂镜下面凌乱地摆放着剪刀、梳子、磨刀石、圆刷子、肥皂等几件简单的理发工具,旁边附带一条磨得精光的荡刀布。几把小竹椅、小木凳,几个老人在这里坐着,讲着前天、昨天、今天发生在镇区里的新鲜事,绘声绘色地交换看法。他们边聊边吸烟,吸卷烟的、抽干烟杆的、捻土烟丝的都有,呛人的烟味弥漫着整间理发店。
    光伯理发有四招绝活
    一位老人坐上朱漆剥落的百年理发椅,正在和老人聊天的光伯不急于过去,还在继续捻土烟丝,坐在理发椅上的老人也在静静听着,好象不是要理发,而是想在这多呆一会,聊聊天,喝口水,歇息一会儿。过了几分钟,光伯过去拿起电动剪发刀,眼不花手不抖熟练地慢慢地理起发来,他说电动剪发刀比手动的轻快。光伯理发有四招绝活:第一招,刮胡须不痛;第二招,刮脸毛时会逗刀,这刀一逗,舒服得直透后背;第三招,洗头时慢慢揉,把整个头部挠得非常到位;第四招更是绝招,掏耳朵听消息,这一掏让人有飘飘欲仙的感觉。约30分钟,老人理好了,光伯一边小心翼翼地解下围在顾客身上的理发围巾,一边用长毛刷子轻拂留在顾客脖子上的头发,轻轻抖落围巾上面的头发。然后再给顾客刮面,不时地把剃须刀在荡刀布上来回抹几下,除去油腻。
    光伯忙完后,坐下来慢慢地抽着水烟筒,和记者闲聊。光伯今年82岁,10多岁就开始学习理发,20岁正式执剪,上世纪80年代在理发集体社退休后,和另外3名退休老师傅接手这间将近破落的百年老店。现在,另外三名老人都离世了,只有光伯继续坚守在这里。70多年的磨练,使得他的理发技术锻炼得炉火纯青。
    可能是老人们情有独钟的缘故,也可能是他们执意喜欢探访这条小巷的前世今生,附近几条村的老人们经常光顾这小巷深处的理发店。这里属于平民收费,一个头理下来也就3元,20多年来都没有涨价,引来了火爆生意。光伯对记者说,早上6时打开店门,再到几步之远的茶艺室喝几盅茶,老人们也陆陆续续来到,下午5时30就停止了营业。一天下来,几十元钱进账没问题,收工后收拾干净理发店,然后开始吃晚饭,晚饭很简单:小菜三碟,烧酒二两,自斟自酌。
    理发不为赚钱
    “凭你这么好的技术,理发一次收5元也不为过啊。”记者说道。光伯爽朗地笑起来,“我可不为钱,也不缺钱花,儿子孝敬我的钱都用不完呢。唉,我是个闲不住的人,天生的劳碌命,做点事,和大伙叨叨闲嗑,心里畅快着呢。再说我剃了几十年的头,太喜欢这个行当了……”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真实email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中国平头网论坛

GMT+8, 2025-2-23 01:39 , Processed in 0.137450 second(s), 1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