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平头网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真实email注册
搜索
查看: 5732|回复: 3

小巷理发铺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09-4-12 00:15:0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月1日,到鞍子坝、三元街、四方井一带拍摄万州残存的老街巷。在四方井的一条背静小巷中,见到了这个理发铺

被这个铺子吸引住是因为它的陈设。墙壁上一个硕大的红漆“拆”字,旁边却整整齐齐挂着镜子、剪子、推子、吹风等;另一边挂着装洗头热水的木水箱,下面是干干净净的白瓷水池;一把老式的理发椅摆在中间。瞧那椅子、架子、水箱等,应是几十近百年的老物件了。一问,果然是铺主父亲传给他的。





铺主见来了个照相的,就说有好几拨照相的人来过,还有电视台的也来拍过呢。
闲聊中得知,铺主姓张,“老三届”高中生,理发手艺是父亲教的。张师傅父亲老张师傅的理发铺先前在三元街巷口电报路邮电所旁。解放后,先是自己干,后参加“合营”,1962年后又自己干,直到1974年去世。张师傅是1970年跟父亲学手艺的,一直就在那店里。店铺开在马路边上,周围又有许多老街坊老顾客,生意一直不错,最好时一天有30多个生意。张师傅1980年结婚,老婆在一家不大不小的工厂里当工人,收入稳当。儿子读书用功,成绩不错。一家人日子过得马马虎虎。
2002年,万州开始移民大拆迁。南津街、胜利路、当铺巷、二马路、五显庙、电报路下段……,挨着拆上来。2003年,张师傅的理发店——电报路49号也拆了。张师傅只好把铺子退到四方井38号的家门口,就是现在这地方。这个时期,张大嫂也下了岗。
这条巷子是四方井的一条小支巷,平时行人就极少。附近的许多人家搬走后,从前的老主顾们散了,张师傅的生意很冷清。等了个多钟头,莫说顾客,连行人也只有3个:一个收破烂的,一个走错了巷子来问路的,还有一个是隔壁邻居回家。
   时间已是圆钟过后。张大嫂把炉上的水壶提开,换上锑锅,准备煮面条了。便告辞离开,改天再去
5月2号中午,第二次去。两口子一个在洗菜,一个在看电视剧。一台老式的黑白电视机摆在工具架下,里面正在演《白蛇传》。见照相的又来了,老张苦笑,说上午一个生意也没有。看看铺子,墙上镜子、剪子、推子、吹风依然挂得整整齐齐,椅子依然抹得干干净净,蜂窝煤炉子上热着一大壶水……。炉子旁边摆了一个装着香烟、火机和小食品的玻璃柜柜儿。
送去头天拍的照片,两口子传阅后放进玻璃柜柜头。无话找话,问到张师傅理发的价钱。回答大人3块,娃儿2块。
坐了一阵,仍然没有理发的来。因还有别的事情,就说我改天再来。张大嫂在一旁笑言道:“那要看你的运气哦。
接下来几天去了其它地方。
5月6号上午,第三次去。老张说,你昨天来就好了,昨天有3个顾客呢,今天还没开张。我说:“我等等看吧。”
坐着没事儿,就看狗儿耍。张师傅家养了一条公狗一条母狗。母狗下了一窝崽儿,肉滚滚的5坨,躺在一只破木箱里,母狗正在箱子里喂奶。




张师傅喜滋滋地说:“这母狗下的崽儿硬是乖哦,你看,一个个象纹了眉似的。”问狗儿能卖个啥价钱,张师傅答,二、三十块钱一条。又说这一带拆得烂糟糟的,夜里经常闹贼,留住在这里的街坊几乎家家都养狗壮胆。
等到下午1点半,还是没有顾客。张大嫂心肠慈悲,说:“看你跑几趟了,运气不好。要不我来坐在椅子上摆个样子,让你照了好早点回去。”我忙说“要不得!要不得!那就假了。”张大嫂说,“反正我这头发也该剪剪了,你就当是给我们两口子照张理发的相吧。”也对。就前后左右照了几张。

5月13号,星期六。吃过早饭,背着包又去了张师傅的铺子。今天“运气好”,一个顾客正坐在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09-5-26 15:19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
回复:小巷理发铺

这样的理发店以后就看不到了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09-4-12 14:58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
回复:小巷理发铺

有点心酸的感觉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09-5-26 21:59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
回复:小巷理发铺

这样的地方是越来越少了。不过算不上理发店吧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真实email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中国平头网论坛

GMT+8, 2025-2-23 09:15 , Processed in 0.144910 second(s), 1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