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平头网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真实email注册
搜索
查看: 5325|回复: 2

扬州理发刀“宝刀不老”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09-10-22 15:09:0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
每个城市的民俗都和每个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、生存状态息息相关。谈到扬州民俗,谁都会想到“扬州三把刀”。理发刀、修脚刀、厨刀,刮个面、泡个澡、吃顿清淡宜口的淮扬菜,每把刀都精雕细琢出扬州人的精致生活。在这三把刀中,又尤以“理发刀”关系着面上的光鲜,马虎不得。  台北客人心醉扬州理发刀
  4日,百年老店紫罗兰迎来了一名台北客人。老先生60多岁了,在内地游玩了一圈,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理发店。最终在一名上海朋友的指引下,来到扬州紫罗兰理发店。老师傅一套刮面、剪发的程序下来,让台北的老先生大呼过瘾,连称不枉此行,寻找到了多年前遗失的感觉。
  刮面,这种技术在新开的理发店里已经不多见了。在老店里,看老师傅为客人刮面,是一种享受。两位60多岁高龄的仇师傅、高师傅,就是靠着手上一把小巧的刮面刀牵住了几十年的老顾客。顾客平躺在靠椅上,特制的刮面刀带来嗖嗖的凉意。光刮面的刀法、手法就有正手刀、反手刀、推刀、绞刀等,将客人整张脸上的汗毛全都细细刮去,就连耳朵内外,也会仔细用刀剃刮。其中,还要用上剃须膏、雪花膏等敷面,工序一丝不苟。运刀的师傅精心细作,享受的顾客心旷神怡。
  “荒年饿不死手艺人”
  潘继凌,现年63岁了。从18岁开始学徒,手拿理发刀,一拿就是45年。从紫罗兰退休以后,心中还是割舍不下这份手艺,目前还继续教着手艺,要把理发刀的手艺传承下去。
  当时辍学学徒时,潘继凌在学校的成绩很好,母亲的一句话使他下定了决心,“荒年饿不死手艺人”。学徒的初期很苦,首先要练的技法是“摇刀”,每天拿着刮面刀双臂平举做动作,直至双臂酸疼。随后的站姿练习,更是要“稍息步、平举臂、挺胸收腹”,要做到“站有站样”。潘师傅笑称,现在的理发师傅都是“速成班”,已经很少有这样严格的基本功训练了。
  在潘师傅的记忆中,扬州理发刀的鼎盛时期应该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。当时“文革”结束,扬州理发在全国率先恢复了“烫发”的技艺,一时间,名动全国。北京、上海、沈阳……全国各地的客人都慕名前来,特别是文艺界的演艺明星们,参加演出前,都要赶到扬州来烫发。紫罗兰、大华等理发店前,往往凌晨5:00就排起了长龙,其中大部分都是外地的客人,还必须要凭着单位的介绍信才能烫上头发。理发师傅们每天要给20个客人烫发,工作时间超过12个小时,节假日期间更是要通宵达旦。
  当时扬州理发师傅,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都属于社会的上层。潘师傅还记得当年工资每月38元,奖金能达到137元,比政府工作人员的收入都要高出很多。在计划经济时期,买东西都要凭票,理发师傅的各种货票也是最多的。当时的理发师傅,可谓无限风光。
  百年老店淡定从容
  上世纪90年代,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,一些国营企业纷纷走上下滑路,理发店也难逃一劫,一些“胆大”的理发师傅下海经商。潘师傅感叹,现在看来,他们是走对了路。
  个体经商的理发店敢创新、敢投入,新潮的发型设计很快就博得了年轻顾客群的喜欢,老的理发店自然流失了一部分顾客。但是紫罗兰并不担心,因为很多老顾客就认这块老牌子、这些老师傅。与其他理发店动辄几百上千的费用相比,紫罗兰最贵的女士烫长发也不过120元,一般的烫发都在100元以下,价廉物美,做的就是中老年人的市场,顾客依旧络绎不绝。不争不抢,不急不躁,百年老店,淡定从容。
  但是,创新是每个理发店寻求发展的必经之路。上世纪90年代,女士都流行烫着“大波浪”的发型,但由于戴头盔不方便,让很多爱美的女士尤为两难。潘师傅就根据麦穗下垂的样子创造出“穗发”发型,不影响戴帽戴头盔,很快就风靡全城;最近,潘师傅又创造出“螺旋烫”的烫发新技巧,可以让烫过的头发更好梳理。这些老艺人,正在用自身的经验、对理发的感悟,推动着扬州理发刀新一轮的发展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09-10-26 09:47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
回复:扬州理发刀“宝刀不老”

扬州理发讲究的是刀工,如果再拍一些刮胡子的情景就更具说服力了.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0-5-30 23:14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
回复: 扬州理发刀“宝刀不老”

去扬州紫罗兰理发店享受了理发、刮面,就是图中的老师傅做,不错!名不虚传!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真实email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中国平头网论坛

GMT+8, 2025-2-23 01:18 , Processed in 0.072133 second(s), 1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