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平头网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真实email注册
搜索
查看: 4657|回复: 3

北碚街坊偶遇旧式剃头匠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1-1-18 15:16:0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昨天中午,家里的兄弟姐妹说,去北碚城南的‘市一师’学校对面的皅牛肉餐馆国庆节聚餐。

    ‘皅牛肉餐馆’相当于家庭式小餐馆,拿手菜就是他们老板自己的皅牛肉,配搭一些家常菜,色鲜味美。酒足饭饱之后,走出餐馆,发现在餐馆前面的一棵大黄桷树下,太阳照射不到的树荫下,一个差不多有70多岁的老头子,熟练的操刀,为躺在简陋的理发椅上的客人,刮脸修面,那动作,熟悉。而感觉又十分遥远……。

    记得自己小时候,不知道自己的头发什么时间应该去理发了,总是在爸爸的多次说话中,被强制的拉去理发,只有几岁的我,特别怕那个电剪从后脑勺开始往前面剃头,更恐怖理发师拿着那明晃晃的刀,在满是汗油的帆布上,荡上几下,就在大人们的脸面上,齐刷刷的把脸面上的胡子毛发,刮得干干净净。生怕那锋利的刀刃,一下子划破了人的脸皮。

    那时候,我们儿童,理发一次5分钱。

    慢慢的,我们长大了,也慢慢的习惯了那个老伯伯一样的剃头师傅帮我们理发,或者有时候,也学着大人模样,要求剃头师傅为我们修面剪鼻毛了……。

    时价已经涨到一毛五分钱一次了。

    随着时代的变迁,‘广东美发’在上一个世纪的80年代初,忽如一夜春风来,袭卷了整个大中国,以拥有一个香港、广东样式的发型为时髦的季节,季候风不停,两广的理发师大部分是不会使用中国原始修脸面的刀具的,他们基本都是使用‘上海牌’双面刀片,象征性的在需要修面的客人的脸面上,稍微刮几下,就可以了。

    几百、上千年的中国原始理发的工具,慢慢的退出历史的舞台,原有的“国营理发店”慢慢的萎缩,或者是被广东人承包做新式发型了。那些只会使用手工推剪和修脸面的刀具的老师傅们,要么打道回府退休,颐养天年,要么将就在广东人承包的新式理发店打工,要么就去农村乡下,巡回理发……。

    时代在一定的时候,总是会自然回归的!

    在目前美容美发店比粮店还多的大街小巷,人们开始怀念手工推剪和修脸面的刀具的老师傅们了。这不,在‘皅牛肉餐馆’前面的大黄桷树下,喻老师傅又开始了他原始手工理发了。

    据喻老师傅说,他今年都已经75岁了,儿孙满堂,歇息了多年的理发技术,总是让他心痒,他说,他出来理发,不是为了钱财,而是图一个自由自在的度过这些日子。给客人剃头和洗脸、修面,也是一种享受。他在没有添加任何工具的情况下,拿出来原来多年不使用的理发工具,就在这棵黄桷树下,摆起了一个临时的理发摊。他说,去年春节期间,刚开始的时候,来他这里理发的人,比较少,一天就两三个客人,慢慢的知道的人越来越多,说是在‘皅牛肉餐馆’前面的大黄桷树下,有一个专业的旧式剃头匠,热情,健谈。

    现在,知道这里的人,越来越多,而且,大部分是中年和老年男人在他那里理发修面,现在一天,可以接待15-25个客人。喻老师傅说,现在比以前累多了,但时间比在家里面过得快得多,一边理发,一边和各种各样的客人聊天,知道的社会信息也越来越多,日子也过得越来越有意思了。

    人,不一定在物资满足的家庭里过得好,就是幸福,特别是中老年人,他们有他们的心理,他们有他们的状态。喻老师傅说,他家里面不缺钱花,现在在这里为街坊邻居理发修面,收费3元一次,比闷在家里面,几天不下楼,天天看电视看报纸,过得充实多了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[img]http://my.gxsky.com/attachment/201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1-1-18 21:14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
回复:北碚街坊偶遇旧式剃头匠

喜欢最后那几张刮光头的。。。。

呵呵,炎热的夏天在阴凉的大树底下慢慢的刮上一个彻底的大光头,刮上一个小时,不愧是一大快事!!!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1-1-18 23:38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
回复:北碚街坊偶遇旧式剃头匠

好纪实!拍的不错啊!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1-1-19 16:34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
回复:北碚街坊偶遇旧式剃头匠

辛苦辛苦!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真实email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中国平头网论坛

GMT+8, 2025-2-23 19:55 , Processed in 0.145587 second(s), 1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