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平头网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真实email注册
搜索
查看: 6495|回复: 0

春风理发室——我的光头诱惑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06-2-15 06:04:0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2005年三月街的第一天,在阳光明媚的下午醒来,没有去古街场走一下千年的路途,却突然觉得应该去刮个光头玩,了却一下多年来的“光头情结”,或者说对“光头诱惑”有一个交待。


    小时候,电影《少林寺》中李连杰的笑容、武艺给我关于光头最初的诱惑。多么希望自己也有一个锃亮的光头,上面点缀12个香疤,一身武僧打扮,在“hou”“ha”的呼喊声中,舞起一根“翩若惊鸿,婉若游龙”的木棍,把坏人打得嗷嗷求饶、抱头鼠窜。然后我在想象中得意地笑。笑完之后找块草地,赶紧练一下倒立。那时便感觉无比的高兴。


    初中时候,听了一段关于理发的传统相声。谁说的,说的什么主题,都忘记了,只记得其中一段关于光头的场景:一个年轻人到理发铺当学徒,空闲的时候,师傅经常让他用一个丝瓜一类的东西练手艺。碰到有事叫他,他就一边应声一边把剃头刀一把插在瓜皮上,然后过去。结果有一天,他正在真刀实枪的给顾客剃光头,中途师傅叫他,他就习惯性的把剃头刀一把插在顾客的头上——还以为是瓜皮呢。虽然这是个负面的故事,但同样让我对光头的印象倍加深刻。


    再大点,一个女生的“光头情愫”让我至今莞尔。她说最羡慕弟弟的光头,省不少时间和买洗发水的钱不说,单是每次洗脸的时候就能捎带洗一次头就让她激动不已。


    当然,监狱里面盛产光头,让这一形象长期以来是犯人、坏蛋的标准形象。不过,这样的负面影响丝毫不能阻挡我今天把“三千烦恼丝”统统抛却的决心。


    我决定从“头”做起。


    走进一个个窗明几净的美发室,得到的只有一个标准答案:只能“推”光头,而不能“刮” 光头。上一次的“光头经历”就是在一个电动推剪的嗡嗡声中走完,没有一点乡土的味道,感觉不够纯正。


    关于光头,一直有两个遗憾:我希望能在一把“不插电”的刮刀下,头发在头皮和刀片摩擦的沙沙声中应声而落,以和千年以前的人们一样的方式打理头上的一亩三分地。


    另外一个遗憾是一直没能吃到(或者还应该加上“看到”二字)正宗的刀削面:在一个明亮的光头上,铺一层白布,头顶着和好的面,和对面满是滚水的锅保持一定的距离,微微低头和曲腿。摆好姿势后,左右手各拿一把小刀,刷刷刷的把头上的面团切成薄片送入锅中,就像跳水一样充满韵律。整个过程中,眼睛只能望着前方,不能盯着脑袋上的面,嘀咕着会不会切到自己的头;手呢,除了不停的削面外,不能做扶一扶头上的面之类的事情。


    所以,我一定要“把光头进行到底”。


    打听了一下,只有那些日渐萎缩的老式的理发店里,那些穿着白大褂的老师傅才有一把刀子剃光头的技术。现在这些门面光鲜的理发店(或者按现在流行的说法叫“美发店”)已经没有能力把一颗脑袋上所有窜出头皮的头发全部消灭干净了,哪怕用尽各种新式的电动工具也无可奈何。


    最后我听从年长的两位同事的建议,在今天这个艳阳高照的下午来到春风理发室。

    走进这间十平米左右的屋子,闲谈中的四位阿大妈、一位中年妇女和一位阿爷不约而同地看着我。

    “这点给可以理发?”看着这完全是闲聊聚会的架势,我有点质疑地问道。

    “可以啊”。坐在镜子前面的大妈连忙回答。

    “我要刮个光头”,我说明来意。

    “光头?!咋个想起刮光头,小伙子么理个平头得啦,光头不好瞧。”几位大妈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。也许这年头剃光头的人太少了,尤其是年轻人。
我有点窘,不过还是坚持。并且故意激了她一句:“给是这点不能刮光头嘎?!”原以为门口那位年纪大一点的阿爷才是理发师傅,没想到我一进来他就让进去了。接待我的是位女师傅,让我非常惊讶,也带着对她水平的怀疑。毕竟在这个行当里面女师傅比较少。

    她稍微有点不服气地应道:“当然可以了。帮你做推嘎?”

    “刮”。我坚持要用剃刀刮,拒绝电动推剪。

    “刮起来疼,用推剪好点”,她解释道。后面的几位大妈也这样说。

    “疼不怕,只要不刮出血来就可以了。么是你们不有得把握?!”我带着怀疑的口吻说。

    “不得?!你小瞧她了,当年帮陈毅理过发呢!”我的话刚说完,后面一位大妈就连忙说。

     嘴上各自说着,手上倒是没有停。她让那位中年妇女(以下称“阿姐”,可能是她的女儿。)先给我洗头。并且吩咐水烫些,待会儿发根软了好刮,说完去准备刀子去了。


    在阿姐给我洗了四遍头之后,她让我坐在一个矮一点的折叠椅上,用一个两个指头大小的刷子抹给我一头的白色膏体。刚开始没刮几下,她便说:“头发太硬,刚才不有洗好,我亲自再跟你洗一汉。”

    于是又给我洗了四次头。

    继续刮。

    我望了望墙上贴着的价目表,上面有大理州物价局的章和联系电话,印章没看清楚,电话号码倒是印象深刻——居然只有五位。便问她:“你家这个店怕开了好长时间了吧?”


    “开了十几年的铺子,理了一辈子的发。以前在国营理发店,现在在这里……以前下关有很多的国营理发店,人民路,文化路,下关宾馆旁边,好几家呢……”


    在沙沙声中,我的头发不断落下,转眼就成了一

春风理发室——我的光头诱惑

春风理发室——我的光头诱惑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真实email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中国平头网论坛

GMT+8, 2025-2-23 01:18 , Processed in 0.127663 second(s), 16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