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平头网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真实email注册
搜索
查看: 5176|回复: 1

老剃头师傅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2-6-7 16:07:3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父亲从乡下到城里生活有一段时间了,但还是不太适应,比如城里的菜价。黄瓜比家里贵一点五倍,韭菜两倍,土豆洋葱一倍,柿子最甚,九倍多。馒头价格一样,但个头小一半———还是贵一倍。
  这天父亲从外边回来,欣慰地说,他在门口的理发店剃了个头,五块钱,不算贵了,家里也要三块啊。我告诉父亲:从你剃头的那个店顺着路往里走,到某某村,一拐,有一个老头,剃头带刮脸,两块。
  我是8年前知道这家理发店的,同学告诉我那个老头连剃头带刮脸一块五,我还不信。后来去了一次后,从此就把脑袋交给了老师傅,一直到现在。8年过去了,最便宜的大米从六角五一斤涨到了一元四角,他的剃头价格从一元五涨到二元。
  老师傅对自己的活计不是一般地讲究,完整的一个活儿下来要50分钟。剃,洗,刮,搞完了还剪鼻毛,掏耳朵。以前的剃头师傅都是“全活”,讲究“文武不挡”十六技:梳编剃刮,捏拿捶按,掏剪剔染,接活舒补。由此推断这老师傅肯定也会揉肩接骨之类的活。每次去剃头都有半屋子人在排队,不但是因为他的价钱和技术,主要还是因为他太仔细了。这两年他也逐渐提高了速度,但每个活儿也有40分钟。比如,完事后他不让人走,扳着你的头在镜子前照老半天,然后拿剪刀在几根不合群的头发上剪去一毫米左右。
  我找老师傅剃头,就冲着刮脸去的。特别是上完了夜班,往椅子上一坐,六十多岁的老师傅手腕如采茶姑娘一般灵活,剃刀轻轻划过热毛巾煨过的皮肤,沙沙,嗤嗤,用“春风拂面”形容再恰当不过,十次倒有九次我是被老师傅叫醒的。十几分钟后,我那坑坑洼洼的脸被老师傅整得如剥了壳的鸡蛋一般。
  老师傅剃一个头花三四十分钟,挣大洋2元,他是在自己家的房子做生意,就算成本全部刨去,100%全是利润,他一天的收入也不太可观。比着外面疯涨的物价,剃一个头2元实在太少了。每次我剃头前都预备一张10元或5元钱,万一老师傅涨价不尴尬了么。许多次,我坐在那躺椅上时,很想问老师傅:“你为什么不涨价呢,涨了价又不会影响生意。”又一想,以老师傅和我父亲一般的年龄,能会想不到这些么,还要我这个愣头青去提醒?不涨价自然有他自己的道理,也许,老师傅剃头并不止是为了挣钱。现在的理发店越来越多,但有老师傅这般手艺的人越来越少,莫非他也为了坚守这最后的传统么?
  这个村子已经被拆了三分之二,理发店在不久的将来也要成为瓦砾。很想问老师傅,拆迁了还干么,在哪里干?老师傅没有徒弟和帮手,无论干与不干,以后这样的手艺是越来越少了。
  “劳动是光荣的”———老师这样告诉我们。对于我们这些为衣食担忧的人,劳动的意义在于养活自己则更加实在一些。我的父母在土地上劳碌了一辈子,可真的不种地了,心里还是舍不得。他们没有把种地和光荣联系到一起,但劳动确实已经成为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。
  记得有部电影,讲的是北京的一位老剃头匠,到九十二岁的年龄还每天骑三轮车出去给人剃头。
  希望剃头老师傅能像电影里的那位老人一样健康而高寿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2-6-8 02:46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我告诉父亲:从你剃头的那个店顺着路往里走,到某某村,一拐,有一个老头,剃头带刮脸,两块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真实email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中国平头网论坛

GMT+8, 2025-2-22 16:47 , Processed in 0.138367 second(s), 1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