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平头网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真实email注册
搜索
查看: 5395|回复: 1

烟台------一个人的老理发店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09-5-5 19:12:0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每天清晨,一踏进青年路十字路口的这家老理发店,49岁的韩韶华就觉得时光仿佛停滞了。三十多年了,店里面积变小了,十几位老理发师陆续退休了,作为老店硕果仅存的理发师,不知道当自己退休后,老店里这些宽大笨拙的理发椅,庄重的黑框大镜子,还有这些剃刀和剪刀、当皮,流转了半个世纪,到哪里能找回往日的荣耀和记忆。  1978年,18岁的韩韶华被街道安排就业进了烟台饮食服务公司,成了一名理发师。她说,那时候的理发馆,烟台市有20来家,出名的有朝阳街的“国际”、“华美”等。青年路这个店是个偏地方,店里有十几名理发师。那个年代的女孩都梳着麻花辫,很少进理发馆,偶尔有留短发的女性进店来,要求剪“五号头”。那是风靡一时的电影《女篮5号》里的发型。
  后来,时代发展了,卷发成了时尚。韩韶华回忆,早期的烫发只是把头发弄卷,做出来的发型几乎都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。而顾客也好伺候,只要能卷上勾就行。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,很多年轻姑娘进理发馆会拿着港台明星的照片来,“模仿”成了发型艺术的关键词。不管兴什么发型,满街都是一个样式。再往后,发型的名堂多起来,什么爆炸头、蘑菇头、反翘头、菊花头,爱美的女性们有点应接不暇,却也趋之若鹜。
  时过境迁,发型进入了百变时代。嫌黑发单调,染发开始流行;清汤挂面式的长发已经落伍,微卷蓬松的长发卷时兴了;烫发的花样更多,负离子烫、陶瓷烫、数码烫……多得让韩韶华眼花缭乱。
  一个人的老理发馆,并没有想像中的清闲,光顾这里的都是白石村一带常住的中老年人。和那些装修炫目的美发厅相比,他们更愿意走进这间朴素的老店,花几分钟时间弄一个简单的发型。这不,80多岁的老奶奶也蹒跚着进来,要小韩为自己烫个新发型呢


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09-5-5 21:54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
回复:烟台------一个人的老理发店





一个人干一天也很累人的


辛苦啊,劳动者致敬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真实email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中国平头网论坛

GMT+8, 2025-2-23 01:34 , Processed in 0.138979 second(s), 15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