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平头网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真实email注册
搜索
查看: 4461|回复: 1

孝肃桥边的剃头师傅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09-7-28 10:49:0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
一把椅子,一把剃头刀,一块镜子、两瓶开水,这就是赵良忠和魏先德各自的全部家当。在省城包河区孝肃桥东边的一处阴凉地,赵良忠和魏先德的“剃头摊子”已经存在了16年了。
  昨天下午,记者来到这里时,赵良忠正在给76岁的杜老刮脸。只见赵良忠手脚麻利地在杜老脸上抹肥皂,然后拿起剃刀,在“刀荡”(一条约二寸宽的皮带)上蹭了两下,就开始在杜老脸上刮抹。赵师傅技艺娴熟,刀锋不停地在杜老脸上滑行,时而大刀阔斧,时而小心翼翼,一会儿功夫就刮好了。杜老告诉记者,他总担心发廊里的年轻理发师刮脸不认真,所以宁愿到这里来享受“剃头师傅”的手艺。   在另一个摊位上,魏先德也为记者现场秀了一把“赶眼”。在顾客周大爷掰开的眼缝里,一个消毒后的长长锉刀在棉签包裹下伸入眼眶,细细磨蹭,不时把眼里的脏东西刮出来。魏先德对记者说,“赶眼”这个活一般人是不敢干的。   今年62岁的赵良忠是舒城县人,出身“剃头世家”,20岁时看到村里许多人都外出打工,他也凭着自己的“手上功夫”外出闯荡。赵良忠说:“剃头是个仔细活,当年我学手艺,前前后后用了快10年时间。干活时绝对不能马虎,划了脸对顾客可就是破相的大事!”   与赵良忠同岁的魏先德来自庐江县,14岁时就开始帮别人剃头,他对自己的手艺非常自信。起初,老魏的剃头摊不在这里,后来应赵良忠的邀请,他也把摊子搬了过来,和赵良忠做个伴。   赵良忠和魏先德都表示,有这么多老人信任他们,他们还会一直干下去。如果有条件合适的地点,他们还想拥有一个真正的店面,到时候就能为更多的老人服务了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09-8-2 09:51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
回复:孝肃桥边的剃头师傅

好片!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真实email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中国平头网论坛

GMT+8, 2025-2-23 01:33 , Processed in 0.135785 second(s), 15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