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 >剃头包月 </P>
< > 每当看到大街小巷红红绿绿的美容美发店和发屋,就会情不自禁地回想儿时的剃头包月。</P>
<p>
我的儿时是在宁都的边远小山村里度过的,那地方实在是山深村穷。
<p>
<p>
在我的记忆里,印象最深的恐怕还要数那个年老而又和气的剃头师傅了。
<p>
<p>
那时候,在我们村子附近五六个村子,好像只有他一个剃头师傅。姓名我已很难记清了,只记着他每次到来都能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不少的欢乐。
<p>
<p>
他是以剃头为生的匠人,听说十几岁时便学徒干上了剃头行当,几十年岁月他一直是摸着人家的头发过来的。所以儿时的我总以为他见多识广,因为他总是能说出许多令人笑痛肚子的笑话来供大家乐。为此,那时候我简直对他有几分莫名的崇拜。他总是一手提上竹编的竹篓子,里面盛着他吃饭的家伙,一把推剪,一把剃刀,一块剃头布,另一只手握着一顶竹斗笠。每每来到村口,便吆喝着,剃头!剃头!然后就在村中拣一个空点的地方,摆开架势做起他的顶上功夫来。我们便依次地从家中用脸盆盛好温水在那里排队,等待着他的召唤。
<p>
<p>
那时候,因为穷,剃头的价钱简直令现在的人不可想像。好像剃头一次是一角五分钱,但这是不包月而临时付钱的;如果你全年的头发包给他剃,只要一元两角钱就行了,也就是一年的工钱一次性付,等于现在的批发价,价钱自然要便宜!那时村里人为了省钱,大部分人都是按年计算,一次交钱。如果一家人有四五个男的,省下的钱也有一块多呢!
<p>
<p>
难忘的儿时,难忘的山村,难忘的剃头包月。
<p>
< > </P>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-5-20 3:03:03编辑过]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