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平头网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真实email注册
搜索
查看: 3924|回复: 0

[转帖]剃头佬(《平民笔记之1966》—17)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06-7-15 23:52:0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<B>剃头佬(《平民笔记之1966》—17) </B>听风堂主



  当面称师傅,背后大家都把他叫剃头佬。石农大队当不只他一个剃头佬,但我认识的就他一个,三、四、五、六队的人,都在他手里剃头。
  他姓杨,四队的,住在我家后面不远。顺着田埂,绕过几块水田,有一个小堰塘。堰塘里有莲藕,春天里荷叶茂密,荷花盛开。剃完头回家,摘一片荷叶当作伞举在头顶,便是一件不花钱的好玩具。剃头佬的家就在堰塘边上。他家禾场靠堰塘处,有一棵老杨树(其实是柳树,但不是垂柳。石首人把杨树称柳树,柳树称杨树。),枝条四处张开,树荫遮了他家禾场一半。只要不是下雨下雪,杨树下就是他的工作间。他一这给人剃头,口里一边对儿子们不停地骂骂咧咧。他的大儿子是个小儿麻痹症患者,腿是跛的,在一旁给他打下手,学手艺,但总不入他的意。其它几个儿子年纪差不多,你逗我一下,我打你一下,过一会就有一个哭起来。他总是很烦。
  人们只剃两种样式的头(发型),他也只会剃两种样式的头:一是光头,四十岁以上的男人都剃光头;一是“粪瓢子头”,也就是依人头型,把头发剪得短短的,四十岁以下的男人,大都剃“粪瓢子头”。他的脾气很凶,对儿子开口就骂,举手就打,对顾客态度也不好。不少人对他很有意见,可附近就他一个剃头,不找他剃也没有办法。有人也理解他:“人家一家家大口阔,日子过得蛮难,心情能好到哪里去?”可谁家日子又不难呢?又有人说:“背后都一口一个剃头佬,他不是不晓得。他也不想当剃头佬,服侍别个蛮舒服?只是看在那几个剃头钱上,没得办法。你看他几个伢儿,大的摆明哒是个残废,没得办法才跟他学。恁几个伢儿,你看他要不要他们拢他剃头刀子的边?”凡是带“佬”的称呼都不好听,像杀猪佬、扌寻 鸡佬、劁猪佬等等,低人一等,比不得木匠、瓦匠,是上等手艺,受人尊重。可谁让他贪那几个剃头钱呢?“没恁几个剃头钱,他恁么多伢儿又哪么养得活咧?话又说回来,没他剃头你们所辫子呀?”有人不再作声,有个仍不服气:“死哒张屠夫,硬就要吃带毛猪啦?”说话是说话,头还得送到他家去剃。
  他剃头并不是(也不敢)脱产的,照样还得随大家一道出工,一天也和壮劳力一样,拿一支二分工。也稍特殊一点,早晨的早工可以不下田。剃两个人的头,一个收五分钱,共收一角钱,交到队里,可算一个早工。当然,他一个早晨是不只剃两个头的,多剃的,便由他赚了。晚上天黑前,他也帮人剃头,也是自己赚的。他必须要工分的,工分虽不值钱,但烧柴、粮食、油料是按工分分的,有钱也不一定买得到这些东西。再说剃头“市场”是固定的,出工不出工都只这么多头要剃,他犯不着不出工。出工他与别人一样,也是一个好劳力。
  他一年四季不苟言笑,小伢都怕他。我除到他家去剃头外,难得与他说一句话。但他家曾害得我被母亲狠狠揍了一次。我一大早到他家,想抢第一个剃头,免得都是在他家等,影响上学。他妻子刚好出门去出早工:“建设,这么早?”“嗯。”“蛮久没看到你来剃头哒的咧。”“嗯。姆妈说我的头发长得慢,一个月剃一次头就行哒。”剃完头回家,母亲一会儿出早工回家吃早饭,抓起一根赶麻雀鸡鸭用的响篙棍,劈头盖脸朝我打来:“你在剃头佬屋里嚼哒么子蛆的?”我不爱说话,还好红脸,能在剃头佬家说什么呢?母亲教育我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打,而且打得很重。父亲一般是不卫护我的,哪天好像拦了母亲一下:“算哒去咧。”外祖母每次在母亲打我时多给母亲加油,那天和祖母一道,也很生气:“伢儿老实巴叽的,说哒么子话?不分青红皂白的,这么个打法。”母亲忽然号啕大哭起来。我很害怕,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大错,以至母亲这样。原因是外祖母后来告诉我的。剃头一般是半个月一次,母亲让我一个月剃一次,自然是怜惜钱。这种话怎么能在外面说呢?别人自然会笑话母亲小气。
  这事让我对剃头佬一家成见很深,心里无数次骂过他们一家。他的几个儿子在小学读书,全是些跳皮捣蛋的坏典型,只要他们一挨老师批评,在学校集合时在台上亮相,我便恶毒地满心欢喜,一肚子幸灾乐祸。但我还得去他家剃头,只是不再跟他家人多说一句话。
  谁也想不到,他的儿子后来全都承继了他的衣钵,拿起了剃头刀子。农村实行责任制后,他的儿子们都没能通过读书考出农村,有个儿子当了几年兵,也仍回家了。却又不愿下地干活,便都学剃头。有个儿子还公社小镇上搭了一个草棚,挂起了理发店的牌子。
  改革开放初期,很有一些剃头佬发了财,盖了楼房,他的儿子却没有一个发财的。他老了,又固执,传给儿子们剃光头和“粪瓢子头”的手艺已落伍,他还不准儿子们“离经叛道”。那当兵的儿子思想开放一些,在流行大鬓角的时候,给村里的年轻人留鬓角。他知道后,气冲冲地拿着扁担,追着儿子狠狠地打:“你个狗杂种,不丢哒杨家屋里先人的丑。老子打死你!”
  他的儿子们见理发没前途,一批在城里学了新潮理发技术的年轻人又抢了他们的生意,便纷纷放弃了理发手艺。只有大儿子还在给村里老人们剃着改良了的“粪瓢子头”(老人们也很少剃光头了)。其它几个儿子除农忙里下地干干农活外,其它时间多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真实email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中国平头网论坛

GMT+8, 2025-2-23 01:35 , Processed in 0.137456 second(s), 15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