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平头网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真实email注册
搜索
查看: 4914|回复: 0

HK的上海理发店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07-5-8 14:56:0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從紐約回到香港,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便是去上海理髮店剪頭髮。

我去的一家在北角碼頭附近。有個上海小夥子每個月給我剪頭髮。我的髮型已經有二十年基本上沒變化,是標準的日本娃娃頭,也就是劉海兒。只是隨著潮流,有時留得長一點,有時剪短一點。這種髮型看起來簡單,但剪起來卻不容易,頗需要技術的。

因為我媽媽結婚之前是理髮師,我小時候在家裡,媽媽給所有的孩子剪頭髮。上了中學,我才開始到理髮店。之後不知在幾個國家的幾間理髮店,給幾個理髮師剪過頭髮。

我在北京留學的時候,最時髦的理髮店是燈市口的「四聯」。有個中年的男師傅給我剪的劉海兒很好看。我即場拍一張相片,後來放在我的第一本書上。那天替我拍照的朋友,如今成了搖滾樂明星,是唐朝樂隊的主唱丁武。

後來去了加拿大,我遇到的困難是有些理髮師不大會剪東方人的頭髮。這大概是因為我們的頭髮又硬又多,跟軟而少的西方人頭髮有所區別。在多倫多,日本理髮師不多,很難遇上,而且價錢相當貴。於是我開始光顧唐人街香港移民開的理髮店,名叫「基本髮」。那裡的技術可靠,加上價錢合理,再說能看到香港寄來的報紙、雜誌,令我非常滿意。

我剛來香港的時候,去了中環一家看起來很時髦的美容院。理髮師頗有藝術家的氣派,把我的頭當作素材,要創造出一個作品。可惜,效果卻不理想。因為我在家裡洗頭以後,自己吹髮,沒法重現他那個作品。

當時有人告訴我,香港有另一種理髮店,就是上海理髮店。在北角也有好幾家,從外面看,給人的印象很陳舊,但他們的技術水平是不錯的。於是我鼓起勇氣上了樓梯,說了一聲「要剪頭髮」。

老實說,我一開始並沒有很大的信心。店裡的工作人員多於顧客,理髮師穿的制服是咖啡奶色的;不知本來就是這個顏色,還是後來變色的。看周圍,大部分的客人是中年以上的女性,年紀跟我媽媽差不多。她們來這裡剪頭髮、燙頭髮,還有染頭髮,整個環境跟顧客及設備一樣陳舊。

服務我的理髮師是唯一的年輕人,看來才二十七、八歲的樣子,而且會講普通話。他說他是從上海來的,但後來我得知,他說的「上海」並不是指「上海市」,而是上海附近的(我也不知道有多近)浙江小鎮。

他邊跟我聊天,邊剪好了我的頭髮。照鏡子,我覺得不錯。可是,我真正體會到他的手藝之高,是第二天早上洗好了頭以後,簡單地吹一吹,我的頭髮非常聽話。剪好的頭髮是很容易處理的。

所以,我每個月都回到那一家上海理髮店。年輕師傅對我的髮質、我的口味,越來越熟悉。我跟他講兩句話,便開始看報紙。過十五分鐘,他的工作已經完畢。價錢很合理,去年才六十五塊錢港幣,最近漲到七十多塊錢。對了,春節前夕我去剪頭髮,那個年輕人告訴我:「對不起,現在是假期特別價錢。﹂我後來才知道香港的上海理髮店有「春節期間加倍收費」的傳統,一時有點吃驚,但後來也覺得算了吧!反正我對他的手藝很滿意,一年一次給他這樣的「紅包」是應該的。

上一次我去剪頭髮的時候,他不在。其他師傅告訴我他回上海去了。另一個人給我做的頭髮並不差,我卻覺得有點寂寞。我說不上真正認識那個上海小夥子,他也不知道我住在哪裡、做什麼。可是,每個月跟他見一次面已經成了我的習慣,他不在令我感到小小的失望。

這一次,他果然在。「不好意思,我請假回家去了。」他說。於是我知道他其實是有家的人,在「上海」的太太最近給他添了丁。「恭喜恭喜」,說了兩句之後,我馬上開始看報紙。來這裡,我不用多說話,因為我對他很有信心。第二天早上洗頭之後,我的頭髮很聽話。有常去的理髮店,就等於我在香港開始有了「生活」,雖然是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情,我卻心裡很高興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真实email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中国平头网论坛

GMT+8, 2025-2-23 00:53 , Processed in 0.136038 second(s), 1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